2025年7月4日,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电力方向本科生在电力工程系梁振锋等专业教师带领下到宝鸡第二发电厂和宝鸡超高压换流站进行认识实习。此次实习旨在深化专业认知,架起理论知识与工程实践的桥梁,为未来专业学习和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一、深入电力生产一线,理论照进现实
在电厂和换流站工程师与我校专业教师的共同带领下,同学们深入生产核心区域,开启了一场沉浸式的能源转换和传输的探秘之旅。从接收巨量燃煤生产电能的火电厂,再到能实现电力跨区域传输的超高压换流站,电力系统完整的能量转换链条生动地呈现在眼前。同学们尤其对集控中心印象深刻——这个被称为电厂“智能大脑”的神经中枢,通过密集的监视屏与操作台,实现了电厂、换流站设备的集中监控与自动化运行,让课堂所学的控制理论瞬间变得可触可感。


二、聚焦电气核心,专业对接精准
实习特别强化了对电气主系统的认知。在工程师的细致讲解下,同学们近距离观察了结构复杂的换流阀、承担电压转换重任的主变压器、以及布局严整的高压输电装置。发电厂电气主接线图的抽象符号,在现场化身为真实的断路器、隔离刀闸和母线,其运行方式变得清晰直观。工程师结合现场设备,深入浅出地介绍了电力系统从电力生产到输送的全过程,让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有了更多的期待。


三、安全为基,规范先行
电厂和换流站高度重视实习安全。实习之前,全体师生即进行了严格的安全规范教育。从正确佩戴安全帽、穿着防护服,到严格遵守厂区行走路线,每一项要求都体现了电力生产“安全第一”的铁律。这种对安全文化的切身感受,为同学们未来从事相关工作树立了至关重要的规范意识。

四、收获满载,未来可期
实习结束,同学们纷纷表示收获远超预期。“课本上抽象的电路参数,当我真正站电厂和换流站那些庞然大物面前时,才深刻理解了铭牌数据的意义”, “集控室里精准高效的监控操作,让我看到了所学自动化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强大力量,更明确了专业方向” 。负责带队讲解的工程师表示:“实习是一次 ‘现场教学’。它有效弥合了理论教学与实际应用间的鸿沟,学生们对电力生产流程、电气核心设备及行业规范建立了直观且系统的认知,这份经历将成为他们专业成长路上的宝贵财富。

组织学生深入电力生产一线的认识实习,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关键环节。它不仅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认知能力,更能激发其专业热情,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国家能源事业发展的重大需求。此次认识实习,不仅是一次知识的深化之旅,更是一次职业理想的播种之旅,为电气学子投身国家能源电力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