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下午,电气工程学院在曲江校区一站式学生社区开展“琢玉成器·美育润心”新媒体艺术文化沙龙第七期。本次沙龙活动依托我校与陕西省文化馆共建的大学生美育实践基地,是“馆校合作”模式下的又一具体实践。活动以“古针新绣 数字新生”为主题,特邀国家高级工艺美术师、首批“长安工匠”、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秦绣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张欣担任主讲嘉宾,带领师生沉浸式体验秦绣艺术的独特魅力。
秦绣起源于两千多年前的纳纱绣,历经西周刺绣、秦宫残片、明清皇家纹样等历史阶段,于20世纪70年代由张欣的母亲张漪湲女士系统整理并创立为新绣种。2013年,秦绣正式列入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标志着这一古老技艺在当代文化中的价值得到认可。
张欣老师在沙龙中分享了秦绣的历史脉络与技艺精髓。他不仅保留了秦绣古朴典雅的色彩风格,更创新开发出四百余种针法,使丝线在不同光线下呈现出丰富的光泽变化。他将刺绣比作“面料的编程代码”,在保留手工质感与文化灵魂的同时,推动秦绣从传统绣绷走向现代产业,实现了艺术与科技的深度融合。
沙龙内容涵盖“历史溯源”“技艺解析”“创新实践”“AI融合”及“互动体验”五大环节。张欣通过生动的讲解与演示,展示了秦绣从传统技艺到现代文创的转型路径。结合AI技术,与同学们探讨了数字时代下非遗技艺的创新表达方式。现场还设置了基础针法教学与作品解析环节,让同学们沉浸式体验秦绣制作的乐趣。
未来,我院将与陕西省文化馆进一步深化合作,通过“非遗传承人进校园”、文化馆实践活动等多元形式,构建常态化交流机制,持续激发青年学子对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兴趣,赋能高校美育实践与文化育人工作。“琢玉成器·美育润心”系列沙龙也将持续推出更多融合艺术、科技与文化的主题活动,助力学生美育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全面提升。
